凡是去過荔波的朋友都給我推薦說:“荔波的大七孔、小七孔值得一看”。于是我們乘貴陽至荔波的大巴,長途爬涉246公里來到縣城。落住賓館后上街轉了轉。縣城不大,清新,安靜,整潔;青山環抱,白云繚繞。城民敦厚,樸實,熱情,交談中不僅告訴我們去大、小七孔有專線專車,而且還指示上車的站點……這些給我的第一印象:荔波是美麗的,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一顆璀璨明珠。
第二天用罷早餐,我們來到始發站上了大巴。半小時左右抵達景區停車場。下車后步行一段,到游客服務中心買了“兩七孔”門票,決定先游覽大七孔景區。據介紹:大七孔景區緣于景區前的一座大七孔古橋而得名。古橋高7米、寬4.5米、長35米,修建于清道光二十年(公元1847年),是解放前荔波縣境內第一大石拱橋,橫臥于打狗河上;景區內有山神峽、天生橋等著名景點,定位“東方凱旋門”。法國的凱旋門我們見過,這“東方凱旋門”第一次聽說,頗感新鮮好奇,是何尊容?不妨游去一睹為快。
我們溯水而行,悠然自得地觀賞原生態的壯麗山水,享受大自然帶來的愉悅。走進密密的森林,呼吸極新鮮的空氣,感覺血液變得清潔,身體變得清爽,頭腦變得清醒;又仿若游在綠色大海,時而潛入水中,體驗四周綠透的妙趣,時而露出頭來,仰望那清澈的藍天白云。慢步于親水棧道,山神峽把它的最美獻給了我們一一峽谷深深,峽壁青青,好似姑娘身穿綠衣,亭亭玉立,溫柔軟體,多么養眼啊!足下的打狗河相映成趣,水色綠中染黃,平靜流淌。河面上游筏星星點點,隨流飄蕩,不難想象筏上游客是何等的歡暢!穿過鐘乳石倒掛的巖道,山神峽卻換了樣。兩側懸崖峭壁,矗立入云,有如肢體雄壯、肌肉發達的硬漢。打狗河變狹窄了,不見了游筏,但見流水洶涌,穿過亂石,奔騰著,歡笑著。這一“柔”一“剛”,不正是峽之神韻嗎!行走間,一奇觀闖入眼簾:絕壁之上居然生長著翠竹密林,似鋪的一張“綠紙”。“綠紙”中央光禿禿的,刀削一股,有斜著排列成的三個洞穴,深邃黝黑,宛若壁畫。令人費解的是,在這鳥罕至、人難上的絕壁,如此高深碩大規則的“三洞”,怎么形成?用來干嗎?莫非是“山神”所為?用來宿居?繼續前行,過了片刻,心中的“東方凱旋門”由遠及近走進視野,讓人欣喜不已!遠遠望去,它是一橫跨河兩岸立于天地間的天然巨石,名曰天生橋,橋高60米、厚10多米、橋孔寬20多米。橋上郁郁蔥蔥,看似無人能及。近距離端詳,哇!真是一道輪廓清晰的“凱旋門”!多么高大、多么寬闊、多么雄偉、多么壯觀!西方法國的凱旋門是人類智慧的結晶,東方中國的“凱旋門”是鬼斧神工之作,正所謂“天耀中華”!我肅然起敬,為大自然神力所折服。沿棧道邁進“凱旋門",只見水流湍急,奔涌向前;石壁堅硬,固若金湯;鐘乳懸掛,色彩斑斕;綠草叢叢,青枝簇簇,一座有著頑強生命力的多彩的“凱旋門”!出“凱旋門”,一幅錦繡畫圖呈現眼前,流水,青山,藍天,白云……真美!
大七孔景區給我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,打狗河、原始森林、神秘巖洞、天生橋、東方凱旋門……至今歷歷在目。愿偉大祖國在漫長的征途中永遠凱旋!
|